质量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与管理 > 质量工程

教学团队——大学体育课程

发布日期:2016-08-29    作者:     来源:     点击:

网站地址:http://10.1.1.12:8080/coursecenter-web/page/schoolspace/qe/team.do?id=32

团队成员情况

带头人情况:

基本情况

姓 名

唐宇钧

出生年月

1967-10

参加工作时间

1989-07

性 别

民 族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最终学历

硕士

授予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授予时间

2007-6

高校教龄

22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副主任

联系地址、邮编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办公室 417000

获奖状况(省部级以上)

1、2010年《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与组织建设》获娄底市社科成果三等奖。

2、2008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以本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例》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作为学校推往省级教学成果奖的三项之一。

3、2007年被评为教学先进个人,2007年教案被评为优秀示范教案。

4、2008年年终考核被评为嘉奖。

5、2007年,论文《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研究》被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

6、2006年,论文《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实施的思考》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二等奖。

7、2011年,论文《新时期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适应性研究》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二等奖。

8、2010年被评为优秀党员。

主要工作、工作简历

起止时间

学习工作单位

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1985.9—1989.7

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教育学习

1989.7—2002.7

娄底卫校

体育教学与管理

2002.9—至今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体育教学与管理

2004年-2007年

北京体育大学

硕士学位学习(在职)

成员情况:

基本情况

? ? ? ? ? ?

姓 名

邹小二

年 龄

33

参加工作时间

2002

最终学历

学士

专 业

篮球、足球、乒乓球

高校教龄

11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姓 名

魏志英

年 龄

37

参加工作时间

200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专 业

健美操、形体、艺术体操、瑜珈

高校教龄

12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姓 名

赵先甲

年 龄

28

参加工作时间

2006

最终学历

本科

专 业

体育舞蹈 健美操 篮球 足球

高校教龄

6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姓 名

王荣海

年 龄

34

参加工作时间

2001

最终学历

本科

专 业

田径、篮球、散打、排球

高校教龄

11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姓 名

谭永平

年 龄

37

参加工作时间

2001

最终学历

本科

专 业

跆拳道

高校教龄

11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姓 名

彭跃群

年 龄

37

参加工作时间

1999

最终学历

研究生

专 业

篮球

高校教龄

12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姓 名

梁海雄

年 龄

36

参加工作时间

?

最终学历

研究生

专 业

田径

高校教龄

?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姓 名

李建花

年 龄

32

参加工作时间

2004

最终学历

硕士

专 业

排球、羽毛球教学

高校教龄

8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姓 名

石一龙

年 龄

26

参加工作时间

2009

最终学历

本科

专 业

羽毛球

高校教龄

3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姓 名

刘伟强

年 龄

31

参加工作时间

20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专 业

大学体育

高校教龄

2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

教学情况

主要授课情况(近五年):

主要授课情况

课程名称

授课人

起止时间

总课时

美体瑜伽

唐宇钧

2010~2011

14节/周

健美操

魏志英

2010-2011

18节/周

篮球

彭跃群

2010-2011

16节/周

教材建设情况(主要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情况):

教材建设情况

教材名称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年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与组织建设——解码湖南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情缘

唐宇钧

海南出版社

2008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魏志英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1)

跆拳道运动在湖南普通高校大学生中开展情况探究

谭永平

教师

2009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思

彭跃群

健康必读学术理论

2008

体育舞蹈课教学方法的探究

邹小二

科技信息

2009

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奖励级别

时 间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第三届教学成果

一等奖

2008

“大学体育”

“大学体育”

获校级精品课程

2009

定向运动与大学体育课程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等奖

2006

普通高校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等奖

2006

普通高校体育现状与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怀化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等奖

2006

教学改革项目:

教学改革项目

课程名称

经 费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教学改革特色:

大学体育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努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在教务处的政策支持下,2007年以来我们针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实施了3次大的教学改革。

2007年改革了沙巴体育平台长期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实施了”选项课+选修课”的课程模式。大学体育一年级开设基础体育课,二年级开设10个不同项目的选项体育课,三、四开设选修课,选项课打破原行政班制,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2009年,实施了一年级基础体育课“男女生”分班制教学改革。

2011年下学期开始实施 “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模式改革,即一年级第一学期上基础体育课,第二学期对基础运动项目“篮球、排球、武术、体适能、健美操”5个选项实施初级教学俱乐部制,学生进入二年级时,可选另一教学俱乐部,也可继续选择同一教学俱乐部的提高班,二年级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美体瑜伽、形体训练、太极拳(剑)、跆拳道、散打、定向越野12个教学俱乐部;并且教学时间在原来的3—8节开课的基础上拓展到中午、晚上都开课,充分利用学校的场馆资源。

下一轮准备在 “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模式上,全面实施“三自主 ”选择,即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同时课内、课外教学俱乐部有机结合,课程评价涵盖课内、课外、运动竞赛、体质测试等。

再下一步改革:实行“学分制”入体育社团,实现大学体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在具体教学的组织方法上,我们实施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力图在最真实的情景中教育学生,运动不光是教学生动作练习,而是使学生能够成功地参与到比赛或活动展示表演中去,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具有运动能力、运动素养和热情的运动参与者。

运动教育的教学单元叫一个赛季或运动季,一个赛季一般有15—20节课以上组成。在整个运动赛季中,学生均属于某个“队”的,学生以固定的团队进行学习,每个“队”中学生承担不同的运动角色,如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记分员、统计员、宣传员、舞蹈指导、编曲、道具员等其他角色,并且让学生在各个角色之间轮换,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会不同的实际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兴趣。

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教学改革论文(限10项):

教学改革项目

论文(著)题目

期刊名称、卷次

时 间

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工作

1、2011年9月-2011年12月,进一步深化对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研究,切实处理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知识的系统性与针对性的关系,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

2、2011年9月-2013年8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模式”改革,同时在巩固多年实行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理论与实践、学习与调研等八互动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讨论、互动、实践等方式组织教学。进一步将视屏教育引入课程教学,进一步改革考试方式,将写学习体会感、运动比赛、创编表演、平时表现引入课程的考试和成绩评价体系,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3、2011年9月-2012年12月,根据教材内容和实践创新的变化,修订和完善课程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型课件和学生自主学习型课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并建成师生互动网络教学平台。

4、2012年9月-2014年12月,在本课程的教研教改和学术研究上出一批成果,争取省级和国家的团队建设立项、科研立项和成果获奖。

5、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教学梯队,提升教师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打下坚实的师资基础。

科研情况

科研项目(限5项):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经 费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流变的历史审视及有效配置研究

30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2009.11-2011.11

课程文化视野下的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研究

0.5万

湖南省教育规划办课题

2006.4-2008.9

城市化进程中湖南城市居民体育软环境的研究

0.5万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2006.4-2008.9

自主创新构建湖南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体系研究

0.5万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2007.6-2009.6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与管理研究—以湖南省高校为例

0.3万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

2007.6-2009.6

科研转化教学情况: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奖励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团队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开展科研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并及时地将其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去,2010年以前的所有教学改革课题都已经结题,并付诸实践教学之中,2006-2008年连获两届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精品课程,2009年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且在教改获得阶段性成功后,总结经验,依托2010年申报的教改课题,继续研究和实践,准备实施下一轮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系,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体育知识与技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科研创新思想转化为教学理念

根据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和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素质要求,深入挖掘各项项目课程的人文内涵和人文教育价值,提出了先进的育人理念。教学中,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及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价值,使学生的文化知识、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等精神境界得到良好的熏陶、提升与超越,在形成平等自由、公平竞争、团结协作、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等现代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科研创新技术促进实践教学

为了强化办学特色和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创造性地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固化到新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之中,修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强调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选项课程设置由最初7项发展到现在13项,并且删减了部分陈旧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社会热点与社会需求相配套的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组织形式,由原来的分组练习形式向现在的伙伴学习和合作学习发展;丰富了教学手段,尝试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录像、幻灯以及网络资源等多种方式合理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考核形式来看,由原来的统一考试变为现在的教考分离,由以前的单一评价向多元化评价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成绩大幅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加,开展的教学展示、教学赛季以及教学比武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肯定,教学效果显著。

团队建设及运行的制度保障

为了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搞好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对大学体育教研室的兼职教师制定如下规定:

一、兼职教师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观念、和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树立热爱与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对教学工作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对学生要满腔热情,诲人不倦。

二、兼职教师应具备体育专业的本科学历。

三、认真阅读教学大纲,熟悉大纲内容,严格执行教学大纲。

四、应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教态端庄,语言清晰,内容准确。

五、按教学规定,严格登好成绩。

六、按教学计划要求,搞好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掌握1至2门体育技能。

七、服从学校教学管理,保证规定的课时,保证教学质量,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八、对不服从学校安排的兼职教师不再聘用。

统一调度资源,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保障。实行“择优立项,滚动淘汰”机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每年对教学团队检查一次,由教务处组织检查,没有开展工作或无进展的取消团队资格并终止经费资助。

团队今后建设计划

南人文科技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团队队伍建设,明确了建设目标、内容和管理机制,对经费与奖励、运行管理等规章制度方面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为此,大学体育教学团队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条件,作了如下建设计划。

建设目标

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建设,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团队建成湖南省一流水平,甚至在全国高校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服务于周边社区,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在湖南省乃至全国高校体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中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建设思路

立足湘中,以人才为根本,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成果质量为目的,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瞄准体育大学体育学科研究前沿,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每年承担省部级课题3项以上,在全国形成较强的学术影响和学科优势。

建设步骤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年轻教师是教学团队的未来与基础,为建设一支湖南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教师团队,拟继续采取引进来、送出去和在岗在职培养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进一步优化成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调整师资结构,逐步优化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梯次合理的队伍。

2、提高科研水平

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本团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科研基础薄弱,对年轻教师实行导师制,促使他们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力争每年团队立项省级或校级课题3项,每年发表核心论文2篇,省级一般体育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

3、加强优势项目建设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要突出亮点,做到人无我有,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要根据学院的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结合人文环境氛围,开发出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带动其他项目的发展。

4、完善网络教学平台

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增加网络平台内容,将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课件全部上网,实时添加团队新闻与学术活动,将新进展、新方向、新内容和新成果融入网络平台中,在教学实践中转换成了“课堂教学à课后网络教学à反馈课堂教学”的环环相扣推进教学模式;完善网络平台功能,合理利用网络优势以及计算机技术,添加答疑平台,演示平台,讨论平台等多种功能,实现强化网络教学管理的品质。在近三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体育理论课全部上网和部会术科项目上网,同时注意提高教师制作体育教学课件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与质量。

5、发扬优良的团队精神

团队以科学规范、优质高效、开拓创新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发挥合理的教学梯队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监控。为了进一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提倡民主和谐、理解信任、支持帮助,积极进取、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继续为团队的成功开辟道路;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同合作以保证团队目标的实现。

6、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申报教改规划课题,团队每个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每年撰写几篇教研教改论文。继续大学体育教学“运动教育模式”教学改革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模式”改革,完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规范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含教学工具)和教学步骤三个方面进行规范,保证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既具有统一性与均衡性,同时又具有灵活性。

友情链接 / Link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联系电话:0738-8325094    邮箱地址:tykxx@163.com